| 加 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粗浅解读“稀土总量调控+追溯管理”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 字体:

219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稀土行业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321日。

 

背景与目的:

 

在全球资源化竞争加剧的当下,稀土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用于国防及高科技领域,通过总量调控,合理规划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规模,可以在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为未来保留足够的资源储备,实现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同时,我国稀土产业供应链复杂,以往存在无序非法开采的现象,导致市场价格混乱,资源浪费,在明确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的资质下,将指标及规范进口资质集中于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使稀土产品来源更规范,去向更清晰,市场更透明,在稳定稀土产品市场价格的同时,增强我国在国际稀土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更有利于保障我国的国防安全。

 

涉及方面:

 

1.企业资质限制:规定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必须是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所属企业。这将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对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等方面有所提振。

 

2.指标分配与管理: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根据多种因素研究拟定年度稀土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这明确了指标分配的程序和依据,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同时,对稀土集团所属企业存在超指标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核减下一年度稀土指标,强化了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3.纳入指标的稀土范围调整:稀土矿指标新增独居石矿,稀土冶炼分离指标新增境外进口的稀土矿。这一调整意味着企业通过这两种渠道进行稀土产品生产时,将受到严格监管,规范了进口管理。

 

4. 追溯系统的完备:在委托专业化第三方机构负责稀土追溯系统的日常运营管理,同时,工信部会同多个部门建立稀土追溯系统。包括产品名称、类别、批号、数量、规格、时间、采购销售对象、专用发票、出口许可、库存等详细信息,实现对稀土产品从生产到终端使用的全过程追溯。

 

5. 明确企业责任与义务:要求稀土企业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及人员,如实记录稀土产品流向信息,并于每月10日前将基础性指标数据录入稀土追溯系统,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稀土集团对所属企业指标实施负总责,所属企业负主体责任。

 

6.数据安全的保障:强调稀土企业和运营管理机构要履行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护重要敏感数据、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确保追溯系统安全运行。

 

对行业的影响:

 

稀土行业明确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企业约束生产,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行业的整合和规范经营将会加剧一部分不规范的企业淘汰,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稀土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有利于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稀土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给出方向。

 

对市场的影响:

 

供给端的约束及收紧可能会有对稀土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推动稀土价格震荡走强,同时,对进口矿的监管及规范,也将有可能减少非法稀土产品在市场的流通,对稀土价格的企稳也有较强作用。

 

对监管的影响:

 

通过溯源机制,部委联动,高效地获取稀土产品相关信息,实现对稀土行业的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稀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及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性能稀土材料的需求将有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稀土各品种的应用与市场的繁荣,我国对稀土资源的管理也将在资源安全及国防安全中形成有利保障,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战略地位。



来源:瑞道稀土